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科技人才}
人才培训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人才 > 人才培训
中美科技战,恐怕又要升级了!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网易新闻 发布时间:2023-09-13 01:49 次浏览 分享到:  

中美科技战,恐怕又要升级了!


TOP商业观察 ID: topsygc2020

全球大滞涨,中国新周期,拥抱一生一次的机会

这次美国有点急了

近期,白宫终于公开谈及Mate 60的芯片问题。

正如我们此前所说的那样,美国政府预计要进一步强化制裁和封锁。

当然,以这种玩法,美国的内伤也是非常严重的。

美国企业不能卖东西给中国,而越来越多的芯片中国自己也能够逐步国产。如果这个态势再久一点,那岂不是在西方半导体产业链之外横空出世一个中低配版的中国半导体产业链?

要知道,半导体应用最广泛的又不是3纳米这种,而是成熟制程。以今天华为介于5~7纳米的国产替代能力,后面只要良率进一步提高、产能快速拔高,那绝大部分的芯片需求还是有机会逐步被国内供给满足。

按照这个趋势,美国应该很快就会出台新一波大规模制裁,而且可能洞会堵的更加死死的。

不过,我们也不是吃干饭的,现在全国各地有各种项目向全球范围招募各种人才,远不是以前集中招募那样。可以说,是化整为零,玩法更加666。

其实,A森一直强调,美国今天真正应该说的是想办法研发下一波技术革命,而不是天天砸钱跟中国搞对攻。这不仅浪费大量的宝贵资源,也让美国的企业获益大幅下降,最终反而会严重推迟美国引爆下一轮技术革命到来的时间。

进一步来看,如果下一轮技术革命来的越晚,则全球劳动生产率提高就越来越难,大国全部变成争夺存量饭碗,甚至不惜砸碎它国饭碗。

当今天非常多的人关注的是中美博弈的结果,其实,我们真正的危机并不是大国博弈,而是下一轮技术革命到底什么时候出现?

饭碗都没有了,谁胜谁负真的那么重要?反之,饭碗有了,又能够输到哪里去呢?

美国人今天是很希望打击我们的收入端,搞砸我们的饭碗。

毕竟,历史经验告诉他们,只要中国会做的产业,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成白菜价的。那将来大量中低端的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产成品怎么办?不能忘记,这些才是美西方国家半导体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不是高端部分。

可以说,中国玩科技战是釜底抽薪,让发达国家的牛逼企业营收吐血,然后,反过来包抄人家。就像你把光头的74师精锐干死了,这对于整个光头的部队而言就是沉重的战斗力折损,道理是一样的。

那么,中美科技战,胜负拐点到底在哪里?

或许,有一些朋友觉得,我们需要若干年以后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的2纳米、1纳米全产业链,然后才算成功。

也恰恰是这种遐想,直接认定这是不可能的,进而认定产业升级成功也是不可能的。

奶义务~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光伏、船舶、面板等大量前沿领域的产业升级成功早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产业有其自己的规律和特征,并不是谁掌握最先进技术就可以笑傲江湖的。

产业升级阶段的企业,首先是要有海量的资源赔得起、活得久。然而,更加关键的是,错位竞争。

经济学中有一种说法,叫做“产业内贸易”。比如,同样是出口企业,有些汽车强国也进口汽车。这是由于不同汽车强国擅长的汽车款式完全不同,所以,即便是汽车强国之间也会有进口其它国家汽车的需求。

我们中国上来自然是不可能直接搞出人家那么牛逼的半导体全产业链,这是常识。

但是,在干中学的过程中,我们进行错位竞争,利用“产业内贸易”,先把我们擅长的特定的型号、款式的产成品做成我们最有优势。这样中国企业就开始嵌入整个全球产业链体系中,拔都拔不出来。

只要有了分工合作,无论美国如何打压,我们其实就可以在合作的过程中接触到今天全球各种先进的产业管理理念、方式方法、工艺,甚至还有极强针对性的去了解真正的短板点在哪里,去哪里挖什么样的人才。

为什么当年苏联产业升级这么难?本质上,就是因为他们完全被踢出了这个体系,连个学习的机会都没有。

我们再打个比方,就像钢铁,10多年前我们的产能就是碾压全球所有其它国家的产能总和了。但是,高端的一些特种钢材我们至今还需要从日本进口。这到底值不值得担心?本质上,只要我们在全球整个分工体系内,我们的企业已经是身处整个全球行业的氛围内,那么,其实未来进一步升级终究是有机会的。

为什么美国一直希望主导跟中国脱钩?难道他们不知道脱钩对他们的企业打击很大吗?核心原因还是A森上面提到的点。

一边是需求对接,一边是现有全球先进产业链的衔接,一边又是海量资源的导入,以中国的勤奋和脑瓜子,说我们产业升级不会成功,底气何来?

再说了,产业升级的胜负手未必是我们马上会做所有西方国家牛逼企业的产成品。而是,我们只要把美西方国家的牛逼企业干爆了,那我们就已经获胜了。

比如面板,我们最牛逼的技术目前跟韩国还有一些差距。但是,从整个产业来看,韩国的面板早已进入全面防守阶段,韩国的企业这块领域的盈利能力被干爆了。未来韩国企业一旦不玩了,就算手中还有比中国面板企业更加牛逼的高端产能,那还不是我们中国企业赢了吗?

请君细品~

大英帝国最牛的时候,军费开支碾压全球,用军费力保英国的殖民地和工业潜能优势,所以,这也是一种举国体制。

美国建国后,为了确保本土工业发展,不惜违宪对南边邦联地区进行毁灭性的打击,还污蔑南边侵害人权,其实当时南边才是支持自由贸易的。自美国成立以来,美国的政府至今一直是长期干预产业的,重金投入、搭建产学研创新中心的平台比比皆是。二战后,美国甚至直接动用国家机器打击其它国家的产业,来确保自己的产业领先。很明显,美国在产业领域始终没有放弃举国体制。只是在90年代互联网革命出现后,美国觉得自己在每个领域都是牛逼到爆,才宣扬自由贸易罢了。

二战后,法国主导产业升级的是财政部的特别部门,日本一度是通产省,韩国则直接是军政府拿枪指着企业,西德继承了小胡子时代的一套体系,新加坡则是国企主导。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没有有形之手干预和主导产业升级,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不是我们的国情使然,是全世界成功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史提供的常识,是历史上多少人头堆砌出来的金道理。

而今,中美科技战的一个基本面情况是:

中国早已全面转入准战时模式的举国体制,配合现在的中国具有过去几千年来从来没有的那种“一根棒子戳到底”的社会细胞结构,这使得基层的资源第一次可以被直接抽走去怒砸产业升级。

反观美国,因为90年代觉得自己牛逼到爆,大幅松懈了举国体制玩命产业升级,更加依赖制裁,现在美国要重新构筑全新的举国体制干预产业模式,尚处起步阶段。

这也就很好解释了为什么美国现在要玩“小院高墙”?

因为,美国人在制度上还没有为迎接下一波技术革命做好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而我们则如狼似虎,天天玩命搞这个。对于今天的美国精英们,暂时也只能先尝试打击我们升级的速度。本质上,他们也是为自己内部重新整合资源做准备。

但是,要玩举国体制哪儿这么容易?你没收了国内其他人的资源使用权、主导权,那就是踩到了既得利益,美国内部的纷争自然会陡然飙升。你拿别人的资源玩产业升级是可以,拿自己的当然不行。不得不说,这个问题让今天的美国非常尴尬。

道理都懂,但是,未必可以过好这一世。

而另一边,中国实际的追赶速度实在太猛了,猛到让人生畏。

于是,只能继续制裁、封杀、诬蔑,最后或许还想要用地缘政治危机、代理人战争等方式出牌。

实质上,就是无能的表现!

当然,我们自己还是要非常清醒,新的大规模制裁会进一步打击我们的企业,会倒逼我们不得不举债更多去支持产业升级。

而且,我们还要防着美国人狗急跳墙,随时想着跟我们干架。

回望历史,为什么德国会挑起两次世界大战,今天的中国人或许能够理解更多。真的是德国人就是人渣,还是英法实在逼的太凶呢?

只不过,历史从来是胜利者书写的,哪怕是“剩者为王”的胜利者。

也因此,今天的中国依旧以实现现代化为第一要务,其它事情都可以放一边。

我们又不是世界帝国,我们又没有霸权利益,我们急什么?

不让我们好好走路,那我们只能走美国的路,让美国无路可走。

上一篇安孚科技:完成收购亚锦科技15%股权,亚锦科技2022年度业绩承诺已实现

下一篇武汉网站建设报价方案一般都受哪些方面影响?

版权所有 © 2011  大千信息港  赣ICP备12001002号 |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46号    地址:大千信息港